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36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7:07:29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据新华社报导,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死难者遗属、学生代表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清明祭仪式,祭奠遇难的亲人、同胞。

  一大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夏淑琴、陈德寿、刘民生带着家人们赶到纪念馆。他们在“哭墙”前,向亲人和同胞鞠躬、送上鲜花,以此表达缅怀与追思。

 “我父亲那时只有9岁,战争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儿,这份痛苦的记忆一直伴随他的一生。”已故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告诉记者,还在世时,父亲把纪念馆当作另一个家。

  被民间称作“哭墙”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上,共刻了10665个死难者姓名。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见证者在减少。截至目前,由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6位。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作为死难者的遗属,今天来参加清明祭活动,不仅是悼念家中受害的祖辈,也要祭奠在这场浩劫中惨遭杀害的无数同胞。‘哭墙’上字迹的颜色或许会变淡,但这份沉重的历史记忆将永不褪色。只有不忘历史、振兴中华、守护和平,才能告慰亲人、同胞的在天之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孙子阮杰说。

  已多次参加清明祭的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在仪式上,对死难者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并向到场的幸存者老人们问好。1988年松冈环第一次来到南京,惨绝人寰的真相让她震惊,此后的30多年里,寻找并传播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成了她的生活重心。

  “幸存者老人们的悲惨经历在警醒我们,绝不可以重复侵略战争的错误。我们一定要将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把对和平的祈愿传递给更多的人。”松冈环说。

  当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死难者遗属代表等在纪念馆的和平公园里,播撒下紫金草的种子。“紫金草,和平的花,在这里生根开花……”幸存者夏淑琴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