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昆曲焕新离不开“青春诀”
http://www.CRNTT.com   2024-03-14 15:11: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据中国文化报报导,今年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23年。自从昆曲成为中国的“非遗之首”,随着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与社会动员,昆曲的命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从日渐衰微的趋势转变为具有生机与发展前景,昆曲的存续与价值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其中,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是昆曲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非常突出的现象。譬如,从剧场的观感来看,从“座中皆白发”到“座中皆黑发”成为一种直观的印象与感叹。这种景观迥异于许多虽然成为非遗但仍然缺少受众的剧种和传统艺术。在不同版本的“京城四大俗”里,一般都包含“听昆曲”这一项,这也意味着在文化消费里,昆曲仍然受到关注,甚至会成为品位与身份的标识之一,这些也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与运作,可以说是这种转变的“第一桶金”。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由苏州昆剧院于2004年开始巡演,迄今已有20年,演出400余场。青春版《牡丹亭》选择青年演员主演大戏,因之名为“青春版”,并以培养年轻观众为目标,以国内外著名大学为重要推广场所。不仅将经过现代更新的“昆曲新美学”进行传播,而且扭转了昆曲的观念,使其成为一种在青年中的流行文化。这一时段的大多数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与兴趣,首先是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时至今日,尽管《牡丹亭》的版本很多,各个昆剧院团的新编昆曲层出不穷,青春版《牡丹亭》仍然是昆曲演出里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已经成为“文化经典”。

  非遗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与流行,与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相辅而成。自2006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后,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了强有力的推广与建设。不仅各级政府都设立非遗相关部门,进行常规的非遗评审,推动非遗立法,而且在高校陆续开设非遗专业。非遗保护成为一种新的话语,将原有的“民族艺术”“民俗”“民间文化”之类的话语进行“翻新”,成为一种全民关注并吸引社会各界投入资源的文化活动。青春版《牡丹亭》的运作中,就有效地和非遗的概念相结合,提出“原汁原味”“只删不改”等昆曲制作理念。由于昆曲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非遗的项目,在非遗保护的实践里,昆曲往往会成为最早实施与试验的领域,诸如文化生态区的设立、各级传承人的认定等,昆曲与非遗在中国社会日益渗透,日渐成为年轻人熟悉与关注的对象。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