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哲学意蕴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10:39:06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可以说,“新的文化生命体”是深刻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现在与未来相联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域中深入阐明“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并且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概念群的内在联系中揭示并彰显“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意蕴。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一般而言,人类的现代化不仅指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还指向文明、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内蕴着文明形态的生成和创造,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某种文明形态更新和转型跃升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孕育与生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寻求并构建新的文明秩序的一个文明进程,也必然并现实地蕴含着文明的更新并最终指向一种文明的现代转型。作为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就意味着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赋予了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经历了精神上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和转变,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实际和形势中得以创新发展。从一开始,中国式现代化就绝不仅仅是囿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鲜明彰显着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换言之,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转化中实现了“文化的现代化”,指向了“人的现代化”,从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而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所表征的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使中华文明在不断扬弃中获得创造性和历史性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新的文化生命体”,承载了过往所有文明的有益积累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表达,标志着中华文明的一种整体性的生命更新和结构性的现代转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