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迎灯舞龙,灯火相映庆龙年。
“村子里人丁越兴旺,龙灯越长。”婺源民间将迎灯舞龙看成是国泰民安,添进人丁,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良好征兆,舞板龙灯活动是婺源每年过年都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也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的观赏灯彩。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每逢春节期间,婺源各大乡镇及自然山村均有迎灯舞龙的习俗。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四个部分连接而成,全龙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200余米。伴随龙灯的还有头牌、蓬灯、凉伞、狮子戏球、西游记、走马灯、鱼灯等附属彩灯,灯火交相辉映,龙身似有龙鳞闪闪发光。
每当回忆起每年村子里舞龙灯的场面,68岁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灯彩师傅汪宣烈总是神采奕奕。汪师傅介绍称,活动当天,村民们会将龙头与其他灯彩摆在一起举行“放灯”仪式,焚香之后紧接着叫彩,吉祥话说得越多寓意会更加美好,到了催灯环节,场面则更加热闹,“挨家挨户地敲锣打鼓,哐哐哐,敲三下,(灯)马上就出门了。”
婺源篁岭景区景管部经理潘建辉介绍,每年的“舞龙灯”既呈现出龙腾虎跃的文化美景,也蕴含当地人对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现如今,板龙灯活动不仅备受外地游客喜爱,也已变成婺源每个外来返乡青年回到家乡后都想积极参与的事情。潘建辉表示,很多老人家喜欢看着自己家中的年轻人舞龙灯,希望他们来年事业风风顺顺。“老一辈手艺人用精湛的技艺制作龙灯,通过年轻人来舞龙,将这项民俗活动不断地传承下去。”潘建辉说道。
板龙灯以木板、竹篾、皮纸为制作材料,匠人分别制作出龙头、龙身和龙尾,再由板桥节节相连,最后构成一条龙的形态。汪师傅表示,板龙灯的制作不仅需要花上大量时间,往往还需要手艺人将木工、刻花、绘画、书法、装裱等工艺组合在一起。这些年来,汪师傅在继承传统灯彩制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融汇创新,作品精致新颖,独具特色。
谈及灯彩技艺的传承,汪宣烈十分有信心,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在自己的耳濡目染之下都会制作灯彩。汪宣烈的二儿子目前在做瓷器生意,年前特意从景德镇回来帮忙一起赶制龙灯。汪宣烈满是自豪地说,他的二儿子也是美术学院毕业的,有一定绘画功底,“我给他一个图片就可以,不需要管(指导),他做得比我还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