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的冻雨对高铁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比如,2月2日,沪蓉线D5807次列车车顶4个受电弓在湖北荆州站被冻住无法升起,不得已采用热备动车组换乘。2月3日,D5986次列车在汉宜线造成接触线烧熔断线;武汉地区多个车站道岔受冻雨影响转换困难,造成客车大面积晚点。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网,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从这次冻雨灾害给我国高铁运行带来的挑战看,我们在提高高铁运行“韧性”、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方面,还要不断努力。
铁路运行部门应该加强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预防。这方面可以借鉴电力行业的做法。2008年,南方冻雨灾害发生之后,国家电网在长沙建设了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增强了气象预报能力,并结合输电线路特点,实现了导线覆冰、山火等灾害风险预警,为电网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铁路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引入天气预报数据,实现区段级灾害(冻雨、大雪、台风等)预警十分必要。
我国东北地区铁路几乎每年冬季都存在接触网覆冰问题,这不是冻雨引起的,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在个别区段出现,目前主要靠人工除冰。在接触网防融冰方面,北欧、日本均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概括来说,主要有接触线涂油防冰、接触网通电加热防融冰、机械(机器人)除冰等。在道岔防融冰雪方面,北美和日本都有一些解决方案可供借鉴。
提高高铁应对灾害的能力,还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希望铁路部门充分汲取这次冻雨灾害教训,及时总结经验,补齐应急预案,进行系统研发,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升高铁运行的可靠性。
(来源: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