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23年经济数据,我国工业经济呈现明显回升向好发展态势,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以电气机械器材、汽车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平均增速超过5%。这表明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带动下,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内在动力不断积累,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这一方面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门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的出口额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另一方面源于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显着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数实融合全面深化,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灯塔工厂”占全球总量的40%,为新技术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要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发展,强化企业培育,不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向好态势,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韧性、潜力。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卡脖子”关键短板技术和产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制造业创新平台网络,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提高产业链质量效益和控制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融合发展,激发制造业新动能。把握工业经济向新经济形态演进趋势,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在虚拟园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专业知识创新效率,将生产性服务业知识技术注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制造业重点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融合集聚。
强化企业培育,夯实稳增长的微观基础。稳工业,要着力稳企业。企业强,产业才能强,经济才能稳。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顶梁柱”作用,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纾困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如工作体系、政策体系等,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注重通过改革的办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加大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以及对优质企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形成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先进产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