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近年来,以“支教”为名的旅游团十分火爆。这些旅行团行程大多为一周左右,报名费千元至万元不等,地点既有国外度假热门区域,如泰国、巴厘岛等,也有国内落后山区,形式大多以公益助学、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展开。记者调研发现,这样的旅游支教目前已演变为成熟的产业链。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支教项目,不仅规划好每天活动的时间地点,游玩体验时间甚至长于教学时间,密集的行程单和旅行社出团通知格式如出一辙;组织方名为“义工组织”,本质是商业化公司;宣称能够为参与者申请国内外名牌高校“提升背景”,含金量却模糊不清。
在大家的一般印象中,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是一种纯粹的公益行为。要花钱“报团”参加,甚至将它当作一种旅游方式,这多少与支教的公益内涵形成了偏离。从现实看,报名这些需要支付数千到上万元不等的短期“支教团”,一些人还不仅仅是为了体验不同生活方式,而更是将之当作一条为自己简历镀金的“捷径”。对这样的夹杂着太多的功利与算计乃至“作秀”意味的“支教”行为,社会确实需要多一些审慎。
客观说,有些孩子和年轻人有能力和兴趣,希望体验不同的生活,愿意花钱参加支教;同时有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此“生意”其实并不是不可以。严格意义上,这样的“旅游式支教”,本质上已属于一种新的旅游类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游客而非志愿者,但并不能说毫无意义。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让参与者对某个地方的文化与生活增进瞭解;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外来者”,在与“支教”对象的互动中,也可以给后者带去一些新的信息,甚至是一定的帮助,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发挥一定的公益价值。
不过,这样的方式容易引发争议,确实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太多需要厘清的边界。比如,由于这类“支教”多由商业化的公司来运营,可能缺乏专业化的公益视角,若操作不当便可能给真正的公益行动带来干扰,给被支教地区的孩子们造成麻烦。甚至说,当“游客”花高价去“支教”时,那些被支教的地区和孩子,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们有知情权吗?即便“旅游式支教”有其市场需求,也应该把握好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