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央广网报导,“赣州阳明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现我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持续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8个,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在1月19日召开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回顾2023年的生态环境工作,江西省有多项数据可圈可点:
2023年,江西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5%,再创历史新高,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稳居中部六省第一,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连续2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江西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提质提效。江西省聚焦薄弱环节,多措并举深化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首次牵头完成的3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填补了江西省制订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空白。牵头起草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是全国首部针对湖泊总磷污染防治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江西省研究制定了《江西省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有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具体牵头事项清单(试行)》,为12个职能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
聚焦“1269”行动计划,开展了21个细分行业污染风险调研,全面摸排污染风险隐患,提出防范对策建议。开展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制定印发《江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助力畅通企业对接金融资源的渠道,有效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江西省强化绿色金融助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被生态环境部选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此外,江西省推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常态化,出台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十条措施,提升环评审批服务保障水平,2023年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3940个。”李军介绍,江西省研究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实现“队伍精干、装备精良”的总体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立监测监管执法督察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创新开展“体检式帮扶”,推广说理式执法,实施生态环境分类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共反馈52个问题,其中需限期整改的49个问题,已完成36个,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7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67个,其他问题已达时序进度。加强省生态环保督察,分两批完成对景德镇、新余、赣州、抚州和南昌、九江、萍乡、上饶等8个地市例行督察,实现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
出台《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建立江西省尾矿库环境监管清单动态调整制度。
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妥善处理放射性废渣非法转移事件,江西省核与辐射零事故。指导推动全省26个化工园区按照“一园一策一图”构建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强化跨流域、跨区域、跨部门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