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23-12-03 08:17:26


  中评社北京12月3日电/在11月25日举行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海数据交易所年度发布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市场规模由617.6亿元增长至876.8亿元,年增长率约为42%。预计未来3年至5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仍能保持较高速增长,到2025年,规模有望增至2046亿元。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好发挥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作用,对深化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发表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潘家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肖文文章表示,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具备可交易可流通的内在特征,更能依托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跨越时空距离、更快速更便捷地交易流通。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其中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通过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

  文章指出,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是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41.5%,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并广泛应用。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0.5%。数据要素体量大、复制成本低、流动速度快,交易流通能够实现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跨产业共享、跨流程应用,优化数据要素资源区域层面、产业层面的配置,使其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运行各领域、各产业、各环节,从而有效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数据交易所已近50家,数据产品和服务类型日益丰富,加速了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集聚数据商、数据中介等市场主体602家,累计交易额超过16亿元;上海数据交易所累计挂牌数据产品近1500个,数据交易额今年以来不断攀升,8月数据交易额已超1亿元;截至2023年7月底,深圳数据交易所已汇聚超1500个数据产品,吸引数据商、数据提供方、数据需求方等市场主体1055家,是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数据交易平台。各个交易所通过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类型,成为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打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关键环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