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传承史学泰斗陈垣的“信”与“义”
http://www.CRNTT.com   2023-11-22 11:42:20


 
  小小剪报 记录历史

  秋冬之交,北京的天空高远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银杏叶子也落了。满地金黄之上,一座铜像立在楼群之中,静静守望着这个京师文史重镇。铜像脚下,是启功题字“陈垣校长像”。时至今日,北师大的学生提起陈垣时,还会亲切地称一声“陈校长”,仿佛这位一生精诚治学、着力兴教的历史人物仍然“活在今日”。

  这位“国宝”级史学大师的诞生,是家乡孕育与首都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垣生于1880年,从小在广州私塾读书,13岁时,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他指明了自主读书的门路。跟随此书指引,陈垣广泛涉猎,自认“读书之基树于此也”。1913年,陈垣从侨乡江门一路向北来到北京,最终驻足在京师学堂之中。恰逢承德文津阁《四库全书》移贮京师图书馆,他于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起来。陈垣带领助手,花费整整3个月,按函、按册、按页对这部36277册、2291100页的大丛书进行彻底清点,梳理了中国古典文献之脉络。在故乡与首都的学习历程,沉淀为陈垣历史研究的深厚底蕴。他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元也里可温考》一经问世便在史学界引发广泛反响。此后他更是佳作频出,历久不衰。

  北京是陈垣的第二故乡。陈垣人生的后半程,在西城区兴华胡同13号的四合院内度过。院落两扇斑驳的木门上各刻一列文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正屋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励耘书屋”。从沉醉于《书目答问》的故乡少年到满腹经纶的广博学者,陈垣寻根问底的求知欲化为充满思辨的史学考证,与他家门传承的“信义”风骨,长久留在了这座故居。

  近日,侨乡江门与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活动”。活动现场,陈垣后人陈智超、陈雪松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47份陈垣相关资料剪报,作为这位侨乡名人的历史成就纪念。

  潜心研究 源于热爱

  “我祖父的祖父曾做柑皮生意,开办了一家名为‘陈信义’的药材商行。店门前挂了一副对联,写着‘信人所任,义事之宜’,以彰显店铺老幼不欺的诚信。”陈垣之孙陈智超,如今已近90高龄。他追忆往事,从家门之兴讲起陈氏“信义”的传承。

  “我少时身体不算强健,因此常得祖父关怀。虽然身居两地,祖父仍来书信询问:‘智超身体如何?停一年不读书,纵其自习,亦一样有益。’”陈智超谈道,这令他倍感温暖。祖父不仅惦念他的身体状态,更关心他的人格与事业发展。“‘信人所任,义事之宜’的信念,深刻体现在祖父的为人治学之中。”

  “为人即是治学,二者密不可分。”陈智超认为,无论为人治学,陈垣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严谨认真。1961年,中国佛教协会要借佛牙舍利到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展出。为了保障展览信息科学准确,已80高龄的陈垣率领团队考据资料。适逢三伏天,陈垣不顾酷暑,指导学生查阅《历代三宝记》《宋高僧传》等大量文献,还亲自去书库翻找。房间里太热,陈垣就把桌子搬到庭院廊下,但仍然汗如雨下,浸透他的夏布背心。后来这项研究成果《佛牙故事》发表在《人民日报》1961年7月20日第7版上,与佛牙出国行动形成良好配合。

  “祖父的严谨认真还体现在他的文献搜集理念上,他讲究‘竭泽而渔’,意思是在文献收集整理中,必须有穷尽所有相关材料的毅力与决心。他认为,这样的研究,才是负责的历史研究,才是追寻真相的历史研究,才是可‘信’的历史研究。”陈智超说。

  在陈智超家收藏的陈垣文物中,有一份珍贵的稿费捐赠书,上书“兹谨将积存稿费肆万元献给党”,时间为1970年。此份捐赠书为陈垣亲笔所书,正如陈垣的学生、国学大师启功所言“一笔似米芾又似董其昌的小行书,永远匀称,从不潦草”。如陈垣生前所愿,在他故去后,后人将藏书36237册、期刊4795册、一般文物字画1149件献给国家,由北师大图书馆收藏。

  启功曾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更是各兄弟民族团结融合的重要纽带,也是陈老师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心。”中国几千年来各地方各民族从矛盾到交融,最后团结成为一体,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及灿烂文化。在学术领域论证这一思想的,正是陈垣精心且得意的著作之一《元西域人华化考》。“祖父的历史研究,源于他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深热爱。”陈智超说。

  信是治学必信,义是一片丹诚。从“陈信义”到陈垣,这份精神仍在延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