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董明珠答中评:愿与香港有更高层次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3-11-22 00:17:52


 
  十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战略,在这个发展倡议和总体战略规划下,我更愿意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我们自己的能量去赋能给别人。

    格力的企业文化应该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与总结

  记者:格力管理着全球约8万名员工,其中有约1.3万名研发人员和4万名技术工人,您作为这家著名企业的领导者,如何评价格力员工的特质?他们的执行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哪些影响?

  董明珠:一个企业的文化很重要,而企业文化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个体员工的行为来展示的。特别是对一个拥有约8万名员工,包括一万多名研发人员和四万名技术工人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无论对于研发、生产,还是市场推广,都是非常重要的。

  格力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良好的企业文化功不可没。我们格力以“忠诚、友善、勤奋、进取”为企业精神,我一直重视如何将这8个字,落实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同事之间的交往中。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十分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氛围;而长期坚持的企业文化对于格力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格力作为一个已经有32年历史、拥有大量员工的企业,企业文化一路走来、一路建设。对中国内地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言,格力的经验与教训包括企业文化,都应该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与总结,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也是有好处的。

  让员工产生更加愿意去努力勤奋工作的主动性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一个管理过中国内地、菲律宾和柬埔寨工厂的上市公司高管,她的公司也有越南工厂,她认为中国员工相对来说在吃苦和执行力方面还是更强一些,您有没有这样方面的感觉?

  董明珠:我并不希望我的员工天天要靠吃苦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创造一种氛围,让员工产生更加愿意去努力勤奋工作的主动性,一定是要主动的、带着愿景去工作,因为我们要生产研发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产品,那就必须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给员工创造美好舒适的环境,我觉得这是我想看到的,否则天天靠吃苦加班的员工他怎么去想象美好生活的场景。

  格力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为企业态度,形成了以“质量第一,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企业实干文化,倡导所有格力人脚踏实地,奋斗拼搏,以最真诚的心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我想,这种企业文化对每一个进入格力的员工而言,都是有影响的。

   更愿意跟香港有更高层次的合作

  记者:香港目前正在推动再工业化特别是高端制造,您作为企业的领航人,在格力这个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的下一步发展中,有没有考虑利用香港的优势在港布局?

  董明珠:我觉得单一讲如何利用香港的优势,很难表述,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布局的问题。

  现在每个城市都在招商,每个城市都说自己有优势。对香港而言,格力电器的产品早已进入香港市场,已经具有相应的品牌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大幕也正在逐步展开,这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更愿意跟香港有更高层次的合作,比如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这样的目标,怎么样能通过香港、通过大湾区来实现协同发展。我认为,香港拥有很多科研能力强、处在前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希望这些机构能和我们的制造业融合,这样让香港的学生们对制造业、对科技创新能有更感性的认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读完大学后能够能想去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这样同时也能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就如我在今天演讲时所说,格力电器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目前格力累计申请专利数量已超过11万项,位列空调行业的第一。从产品创新看,我们不断地给消费者带去了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以最真诚的心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在技术进步方面,格力电器还有工业装备等方面的发展。这里面都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未来格力电器可以与香港在这些方面,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合作。

  (本次论坛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特首李家超、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出席;内地、海外和本港20多名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包括董明珠董事长应邀作大会演讲。超过400人出席论坛,包括专家、学者、外国驻港机构人员,以及来自智库、商界、专业界别、外国和本地商会的人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