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距离2025年的第一阶段目标还有一年多时间,可以看到,深圳园区发展迅速,早前举办了集中签约活动,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9个领域,共有约40个项目集中入驻。而香港园区首批大楼还要待明年才告落成,新田科技城的首批创科企业及首批居民分别预计最早可在2030年前投入营运及在2031年迁入,港铁北环线主线更要到2034年才落成。香港明显需要更进一步提速,否则协同发展如何谈起?更遑论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在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港深两地居民“双向出游”,两地政府也发布各种促消费政策、惠民补贴,联合打造消费活动,互为对方“引流”,在针对旅游业上的制度规则等“软件联通”,对于加速推进河套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便捷流通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可供两地政府研究应用在创科合作上。
而在基础设施的“硬件联通”方面,特区政府更需要有思维理念方面的创新突破。例如有议员建议,连接屯马线与落马洲支线古洞站的北环线,可以考虑分阶段投入服务,弹性提高两地交通对接的效率。同时也要突破以往的地产项目发展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大自由度,让其自行决定如何有效使用土地。唯有软硬件配套两方面都做好,才能更进一步发挥港深创科“1+1大于2”的效果。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月底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河套区发展只争朝夕,期望政府积极回应,提速、提效、提量、提质,与深圳合作一同把河套区打造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