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效益变得更加重要。 |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内需、稳定就业,中长期内有利于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区域均衡发展。同时,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利于改善居民福利,加强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保障国家安全。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邹晓梅、李粉文章介绍,21世纪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稳投资支撑作用明显。2003年至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年均复合增速达17.3%。2018年开始,受多重因素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一度下滑,2018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仅为2.2%。2022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推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升至11.5%。
作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投资“削峰填谷”、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明显。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5年累计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政府推出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近3万亿元。2012年,国家陆续出台支持棚户区改造、铁路、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调结构、稳增长的刺激政策。每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刺激都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出现飞跃式发展,不仅弥补了基础设施短板,也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投资结构转向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新基建
文章表示,总体来讲,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渐进演变,以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以能源和交通为主导,并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从“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开始,受益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开始加快,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十二五”时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占比超过交通运输业成为中国投资占比最大的基础设施行业。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发展推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政府支持和社会投资的热点,并且延续至今。
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投资持续发力
文章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率先发力,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从2003年的26%上升至2017年的36%。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从“十二五”后期开始加快,占比从2012年的20.5%增加至2020年的24.7%。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截至2020年,中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分别为37.5%、24.7%、34%和3.8%。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提升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