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德国,整个国家似乎越来越迷失方向,把中国崛起视为德国的一大安全威胁,显然没有拎清要害。6月29日,德国今年第二季度GDP的数据出炉了。不出所料,环比增长持平,低于市场预期的0.1%的正增长。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德国是七国集团中唯一负增长的国家。这个曾经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正陷入低迷,甚至有可能成为“欧洲病夫”。
据统计,2022年赴德投资的外资连续第五年减少,已达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大批企业纷纷转往北美和亚洲等地区。德国曾是俄廉价能源的最大受益者。在俄乌战争之前的2021年,德国55%的天然气、50%的煤炭和35%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禁运俄气重创德国工业。汽车工业长期以来是德国的核心产业之一,但如今优势不再。奔驰、大众和宝马等老牌汽车企业更不愿放弃内燃机,认为电动汽车是昙花一现。这项战略误判让其追悔莫及。尽管德国已开始在电动车领域加快追赶,但已力不从心。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自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一直紧跟美国不断加码军援乌克兰。早在去年8月,德国国防部就表示,武器库存“几近耗尽”。骑虎难下的德国人被迫从其他国家购买武器援乌,引发国内民众不满。德国国防承包商莱茵金属公司行政总裁帕佩格早前表示,将在未来12周内在乌克兰西部建造一家坦克工厂,生产“狐式”步兵战车等军事装备。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讽刺:“请把未来工厂的确切坐标发过来!”
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要突破守成大国的围堵,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一战前的德国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却遭到了老牌帝国──英国的打压,结果爆发了一战。受尽屈辱的德国带着复仇的心理,终于把希特勒推到了执政宝座,从而把世界引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在重大的国家战略选择上并不是一个成功者和明智者。幸运的是,二战以后的西德经历了深刻的反思,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及两德的合并,再次将欧洲变成了德国人的欧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欧洲老大,但俄乌战争再次把德国推向风口浪尖,迫其不得不重新认识自身的国家安全。至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德国似乎又在朝错误方向滑行,这对欧洲乃至世界真不是一个什么好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