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海脉”助力提升中国海洋油气藏勘探精度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13:19:58


  中评社北京7月3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来自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最新消息显示,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设备——“海脉”,最近在渤海投入使用,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海洋油气藏勘探精度。

  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在全球快速兴起的海洋油气勘探技术。过去,中国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长期依赖进口。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海洋原油产量5800万吨。缺少关键设备技术严重制约了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中国海油技术专家阮福明说,“海脉”体积小、布放灵活,设计水深为500米。它集合了陆地勘探检波器和海洋水听器的综合技术优势,采集能力是常规拖缆模式的4倍,2赫兹超低频感知能力达到全球同类产品最高水平。就如同“千里眼”一样,“海脉”可以“看”清埋藏几千米深的油气储层。

  投放后,成千上万个“海脉”节点被布放在渤海海域海床的指定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在海床上的巨大信息采集网。每个节点就像压在海底油藏“穴位”上的“听诊器”,能接收来自海底地层反射的地震波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记录下来。作业完成后将其收回,下载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而处理成地震剖面,实现对地层的精准“号脉”。

  除了覆盖面积更广,“海脉”还攻克了高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技术,从而大幅提升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能够捕捉到万米地层相当于蚊子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并据此描绘出油气藏高清数据信息。

  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总经理周滨认为,“海脉”的成功应用有助于更加清晰准确地获取更深地层和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气藏信息,将为中国海洋油气精准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