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竞争带来大发展 中国清洁能源后劲十足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10:23:49


  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据证券日报网报导,据清华大学相关课题组估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控制全球气温平均升幅目标,中国未来三十年(2021年至2050年)需要新增碳减排投资约138万亿元,年均达到4.6万亿元。

    在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换言之,未来三十年中国碳减排投资若至138万亿元,能源将分得逾121万亿元。

    正因为此,由“碳中和”驱动、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势不可挡,并不断吸引新势力加入,从而掀起了一场可以具象为“碳中和”的全球化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中国以风、光、储、氢为代表的一众清洁能源产业已占得先机,但前景难言一帆风顺。眼下,光、储等产业链正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稳定导致电网调度难度增加,“并网难”愈发凸显。伴随中国光、储等产业壮大,相关产品出口遭遇了各类贸易壁垒。就连曾经领涨A股的风、光、储相关板块也风光不再……

    归根结底,市场有所担忧,愈发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会磨灭中国清洁能源曾经的优势,国际经济局势也可能会拖累中国“碳中和”进程。

    今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申,“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

    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不会动摇,而“碳中和”带来的投资规模以及能源革命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比如,碳市场的建立,实现了碳减排资产化、证券化,随着碳排放配额逐渐稀缺,碳减排资产公允价值预期走高,“碳金融”就能不断激发需求和创新,并将碳减排持续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从而高效联动众多产业乃至全社会,而这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更为契合。

    回到清洁能源产业,应看到,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将平抑“能耗双控”对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有力推动了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而以储能、智能、氢能等为节点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则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并网难”等瓶颈提供了工具。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