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7日电/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中国外贸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趋势没有变,加之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短期内虽然外贸有压力、有挑战,但从中长期来看,外贸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不会变。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金瑞庭文章分析,从发展基础看,上半年中国外贸出现逐季向好态势,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增长基础更为扎实和稳健;从内生动力看,具有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大幅增长,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外贸增长重要动能,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超过60%,拉动整体出口增长近2个百分点;从增长空间看,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规模同比分别增长5.4%、7%、10.5%、35.6%,均高于同期整体进出口增速。
文章指出,对外贸易是配置全球要素资源的核心环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迫切需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必须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综合施策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不断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一是充实、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发挥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的保障。
二是稳住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对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重点是稳定和扩大新优势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先进技术设备等重点产品的进出口规模,着力提升贸易质量和附加值。对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重点是加大开拓力度,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等的作用,持续深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出口货物退运通关效率。
三是着力增强外贸政策协同性。增强政策协同效应,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支持外贸大省发挥好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其加大产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鼓励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推动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平台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水平建设运营;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积极搭建国内外经贸合作推介活动平台,畅通贸易通道;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