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综合施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08:24:47


  中评社北京7月23日电/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生产供给持续增加,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为小微企业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小微企业信心,激发其内生动力。
  
  经济日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许英杰、马源文章分析,6月份,小微指数多项指标略有改善,但分化明显。从分项指数看,信心指数、市场指数环比有所下降,仍处于景气区间,说明小微企业有信心,市场状况不断改善。采购指数、绩效指数、扩张指数、融资指数、风险指数、成本指数依然处于景气线下,但这些分项指数均略微回升,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回升势头向好。从区域看,华北、西北、东北、中南地区小微指数较5月份回升,说明其景气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华北、西北地区小微指数开始进入景气区间,主要是需求增加带动了扩张和绩效水平改善。华东、西南地区小微指数较5月份降低,进入不景气区间,主要是市场需求及信心不足导致,这一点值得关注。从行业看,七大行业小微指数均不足50,反映出各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动态来看,农林牧渔、建筑、交通运输和服务业小微指数较5月份回升,主要是工程建设投资持续加力、人流来往趋于增加等因素推动。市场需求不足、绩效下滑等因素导致制造、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小微指数较5月份降低。
  
  文章认为,小微指数6月份的新变化及结构性分化,是多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益于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和政策效应持续释放,6月份小微企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今年以来,中国着力巩固经济稳步回升势头,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四个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积极因素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了小微企业景气水平的改善。
  
  然而,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企业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小微企业数量庞大,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旦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变少,彼此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经营处境会更为艰难。因而,小微指数低于景气线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由于各分项指数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尽管采购、绩效、扩张、融资、风险、成本方面的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不景气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以及对市场的乐观情绪。同时,各地区、各行业指数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地区的企业在发展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用工成本、资金需求、税费负担、经营模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各地区、各行业指数存在结构性分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