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头盔不安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公共出行风险。对此,“新国标”不仅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包括驾驶人以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标准,而且新增了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头盔表面摩擦力三个安全性能指标。明确电动自行车头盔的国家标准,不仅填补了此前国家标准的空白,而且可以为执法提供更明确的依据,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共安全。
当然,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风险,不只在于头盔安全问题,还有其引发的火灾风险问题。有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余起。其中,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造成相关事故的重要源头就是电池和充电器。
有鉴于此,“新国标”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机械安全及结构、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发热与热失控、输出接口安全性、耐热防火阻燃、电磁兼容等项目,并要求充电器必须有通讯功能,充电器插头插入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孔后,通讯线芯先尝试进行沟通握手,当电压等符合要求时才给予电池充电,减少甚至杜绝了因电压等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从而避免或减少火灾、电击等的发生。这些硬性的技术标准,有助于从源头降低使用风险,从而防患于未“燃”,也能引导和规范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头盔和充电器“新国标”已经实施,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有必要扩大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重视国家标准、远离不合格产品。当然,硬件设施的“新国标”也只是一种辅助作用,更为关键的是,人们要形成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动自觉,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