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价值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7-03 18:03:51


 

  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随着工业资本的兴起及其在全球扩张而出现的。工业资本把人们从基于血缘关系或人身依附关系的“人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引发了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资本“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交往规则。在资本逻辑全面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全部要素、所有领域都被物化了,物质财富的扩张凌驾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上。经过革命斗争和艰苦奋斗,新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在制度源头上根除了资本野蛮扩张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依法规范和有效引导了资本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和必然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推进现代化的所有政策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社会两极分化的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资本主义国家及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的统治与资本家的利益。180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使有产者更富有、无产者更贫穷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促使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拿出极少一部分用作社会福利,但即便是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的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当今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之上,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和财富分配制度的根本否定。这是当今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调动资本的积极因素,同时明确节制资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强调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不仅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而且从根本上维护和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使推进共同富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精神充实对物质主义膨胀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早期,资本家就毫不掩饰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对金钱的贪婪。这种物质主义是资本主义内生性的文化形态,资本家的奢侈,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私欲,而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水平,从而在资本积累的链条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现代化,也是精神生产的现代化;我们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足,而且是精神富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界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鲜明标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