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巩固文化主体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6-28 14:54:15


 
  巩固文化主体性,继续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群80后艺术家将话剧《苏东坡》打造成了剧场版、文旅驻场版和文博融合版,扛起传承三苏文化的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制作人邓滢说,“有的观众追着剧场版的全国巡演看了8遍,他们的认可更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这是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中国,这是文化之花繁盛绚丽的中国。

  从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到推进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从大力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到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夯实和拓展“风景这边独好”的主体性。

  巩固文化主体性,更坚定走自己的路——

  贾湖刻符龟甲、赵孟俯临《兰亭序》、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上,数百件珍贵文物齐聚一堂,向人们讲述跨越千年的汉字传承。

  字是方块字,魂是中国魂。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的荣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题中之义。

  巩固文化主体性,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新征程上,只有继续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科学的理论才有愈加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才能始终稳固。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