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光伏电站建设顺利推进,这笔贷款帮了大忙。”安徽骄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融资负责人张春光介绍,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在一季度提供的1000万元贷款利率很优惠,使企业资金成本负担大为减轻。
“金融辅导队上门瞭解情况,给出1亿元授信额度,6天后26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提起农业银行青岛即墨分行的贴心服务,山东青岛德顺昕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初德军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信贷供需两旺;金融创新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注入资金“活水”,金融服务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效支撑。
“量”增“价”降、结构优化,信贷投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全力稳经营主体、稳经济增长。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借助跨境直播,我们拿下一单,金额超过百万元。”广东深圳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相柱说,旗下两家工厂满负荷运转,第三间工厂已投产试运营,今年有信心实现产能翻番。
为帮助这家外贸企业顺利拓展业务,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截至目前共为其提供4000万元的信贷支持,以及线上收汇、结汇等跨境金融服务。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条件。”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政策工具,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6%,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引导贷款利率下降,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临近用餐时间,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悦鑫隆海鲜楼的大厅内座无虚席。“店里4月份营业收入有50多万元,离不开银行的帮助。”店主杨荣说,今年1月,武鸣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其发放了30万元“桂惠贷—新市民贷”,利率较同类贷款低2个百分点,房租、进货、招人的钱都有了着落。
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金融部门持续着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当前,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8%,比上季度上升10.3个百分点;资金周转指数为59.9%,比上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
——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没想到凭借专利也能获得贷款。”山东华天电气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瑜说,今年初,企业生产研发存在资金缺口,想申请贷款却缺乏抵押物。在济南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专班的牵线搭桥下,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评估认定企业两项专利技术具备较高市场价值,无需提供房产等抵押物即可获得贷款。企业不久后便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金融业落实宏观政策要求,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常态化支持机制。同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发展。
截至4月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4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3800亿元。1—4月,交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等领域均实现同比多增。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万亿元;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促进消费恢复、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金融全力支持扩内需
金融部门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