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人民网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会馆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古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2021年,北京市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聚焦建设会馆演艺新空间,促进文化空间资源与文化内容资源有效对接。8个会馆先行先试,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本报记者走进正乙祠,通过一座戏楼的重生,探寻“会馆有戏”如何在保留城市文化记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编 者
场灯渐暗,聚光灯亮起。戏台前端,纱幔影影绰绰。中阮演奏家冯满天指尖轻动,琴音空灵,在古老戏楼回响。
4月初,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正乙祠戏楼,一场名为《古祠听春》的阮咸音乐会在此奏响,“正乙祠重张一周年演出月”由此开启。走过300余年岁月的会馆,迎接八方来客。
在雕梁画栋间听檀板清歌,品悠长戏韵,不只是正乙祠这座会馆的专属。作为历史上专供同乡或同业人士聚会、寄寓的场所,会馆曾汇聚起丰富的地域文化,是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首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曾多达数百座的会馆建筑大多已被拆除,仅有57座留存至今。
激活会馆,也是激活古都的文化脉动。随着“会馆有戏”文化品牌的不断擦亮,北京有越来越多的会馆成为演艺新空间。一座座会馆,见证古与今的碰撞、建筑与艺术的交融。
是复归,也是新生<nextpage>
北京中轴线两侧,成百上千条胡同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会馆与名人故居、历史遗址、四合院、老字号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交织出古都文化的千姿百态。
“正乙祠重张一周年演出月”开始前,北方昆曲剧院导演、正乙祠戏楼总经理张鹏正指挥工人往戏台两侧的墙面贴金箔。这是最后一道“装扮”工序。
一切就绪。张鹏发了一条朋友圈:“正乙祠戏楼准备得差不多了,座儿们,准备好了吗?”
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正乙祠,也称“银号会馆”或“浙江钱业会馆”。推开大门,绕过影壁,便是两层戏楼。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被称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
随着老城保护不断深入,如何使中轴线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焕发时代活力,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之成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如何使古韵新貌深度相融,北京一直在探索。
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聚焦建设会馆演艺新空间。8个会馆先行先试,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实现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
“会馆,从来就是一个‘有戏’的地方。”2021年9月,“会馆有戏”系列演出活动在湖广会馆开启时,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nextpage>
演剧,一直是会馆的诸多历史功能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介绍,会馆中响起的丝竹锣鼓,抚慰游子思乡之情、敦睦同乡之谊。
“八千觞秋月春风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樽檀板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透过戏台上的这副楹联,人们仍得以想象正乙祠昔日的繁盛。
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正乙祠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2022年4月,正乙祠戏楼重张启幕。古韵唤醒,弦音再续。
这一刻,正乙祠等了许多年。
走进文物古建,触摸城市的温度。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会馆与戏剧的重逢,是赓续也是创新,是复归也是新生。
有匠心,更有敬心
4月19日晚7点,“观其复”版昆曲《怜香伴》开演。检票处,门票让人眼前一亮。票面参考银票样式设计,正中竖排印有“凭票即付正乙祠戏楼一席”几个大字,精巧别致。
“每次演出,观众都可以在票上印一枚刻有剧目名称的印章,集齐10个印章,就能兑换一张演出票。”张鹏说,“我们的定位是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希望观众从走进正乙祠的那一刻起,就获得沉浸式体验,能从每一个细节里感受到古建筑和艺术交相辉映的魅力。”
留心探寻,就能发现那些颇具巧思的细节。
采用LED冷光源的灯带被藏在楼梯边、廊柱旁,白天不影响美观,夜晚则点亮戏楼。<nextpage>
精致的吊顶扣板不只是装饰,其中一些还钻有细密的小孔,作为“隐形”送风口,为戏楼内送来清凉。
游廊中“柿柿如意”“花开富贵”的装饰画、藏在戏台上的升降多媒体纱幕投影……点滴匠心汇聚,充盈古韵的古戏楼,又增添了新色彩。
匠心背后,更有对文物的敬心。
要让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戏楼适合当下的演出方式、演出条件、观演习惯,改造必不可少。
然而,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能改变主体结构,不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不能在墙上钉钉子,梁、柱上不能安装任何设施,所有电线也不能和木质结构直接接触。”张鹏说。
难题也来自于此。
现在,演出大多在晚上,灯光成了必备。主体结构不能动,灯架在哪里呢?
在戏台二层天井的围栏上加装架子,顶光灯有了着落;二楼看台装上落地高架,侧光灯安装齐备。但面光灯装在哪,张鹏着实犯了难。<nextpage>
绞尽脑汁,北方昆曲剧院的工作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戏楼墙外。正乙祠戏楼为二层卷棚悬山顶,两层屋檐间有一排窗户。就在这排窗户外,他们设计了一个“灯光房”。用木板钉成一排箱子,将灯具装在其中,透过玻璃窗打光。木箱外侧为推拉窗,两侧钻孔幷安装排风扇散热,顶部装有加长加宽的挡雨板。
两年多的修缮时间里,像这样的难题,他们遇见过许多次。解决方式在变通,原则却从未改变。
整体保护、最少干预、修旧如旧、活化利用。
这是每一处改造都遵循的思路,也是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的珍爱之心,对老城整体保护与留存城市记忆的珍而重之。
“修缮正乙祠,我们坚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让观众能够充分感受正乙祠的古典美。”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
坚持没有白费。
庄重的朱漆、繁复的彩绘、精巧的戏台,悠悠古韵令人流连。就座看戏,观众席与戏台最近不过三四米,望着台上水袖飞舞,观众也仿佛成了剧中人。
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很欣慰:“最好的文物保护是边使用边修缮,只有让更多的观众走进来,才能让正乙祠产生自主造血功能。”
要有戏,还要“有戏”
一曲《梁祝》行至尾声。忽然,两束聚光灯亮起,饰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名昆曲演员缓缓走上戏台二层。烟雾弥漫飘洒,缭绕在戏台周围,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演员执手亮相,掌声响起,余音绕梁。<nextpage>
小提琴演奏家柴亮带来的音乐会为“正乙祠重张一周年演出月”画上了句号。既有莫扎特的曲目,也有耳熟能详的《梁祝》,老木板舞台与风格多样的音乐交汇共鸣。
“戏楼是极具中国审美特点的舞台呈现载体,希望有多种艺术形式走进戏楼,碰撞、融合,擦出新的火花。”张鹏说。
惊喜,不只在正乙祠。
在颜料会馆,北京演艺集团的常态化演出与观众每周相约;在福州新馆,除了看展览,还能在北京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中走进历史,收获感悟;在湖广会馆,沉浸式演出“遇见湖广”让人们感受戏曲魅力,触摸历史印记……
在张佰明看来,会馆的魅力在于其历史印记,需要进一步挖掘会馆独具的地方特色文化标签。
如果将地图上的各个会馆连在一起,一个“脚印”跃然眼前。在京城土地印下足迹的会馆,至今仍回荡着历史文化不曾远去的足音。张佰明觉得,未来,或许可以建起一条“会馆文化带”,汇聚更多精品演出,带动文化消费升级,也让更多人领略会馆的魅力。
前不久发布的《东城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提出,与会馆原发地携手,打造会馆文化体验群落、建设会馆文化消费体验街区。比如,东城区与广东韶关签订合作意向书,推进韶州会馆规划设计,为会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有声、有形、有感”的文化体验从一方馆舍辐射开来,让传统文化街区更加生动。
在孙明磊眼中,会馆,不仅要有戏,还要“有戏”(事情能成之意)。<nextpage>
如何突破会馆活化的边界、连接更多文化资源与要素、推进市场化运营……想要真正盘活会馆资源,探索的空间依旧广阔。
“接下来,我们将着力研究会馆常态化演出机制,探索实现会馆市场化运作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明晰演出许可实施路径,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激励机制……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激发文物活力,打通会馆活化利用“最后一公里”,一系列举措正在路上。
一面是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一面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会馆有戏”寻找着保护与利用、历史与现实间的“最大公约数”,以多彩的样貌,展现着坚持老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的生动实践。
“我们正在探索引入名家讲坛和体验活动,还准备在秋天举办古戏楼展演季,开发文创产品……”演出月结束,张鹏还有着长长的计划表。
“希望让更多人走进会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看着台上演员的一颦一笑,张鹏觉得,300多年间,这座古戏楼仿佛从未变过;而他也真切地感到,这里的一切,正随着声声锣鼓,愈加灵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