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20年间,郑州市郑东新区由一片鱼塘村落,蝶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20年后,郑东新区把房地产商眼里的“黄金地块”给了科研机构。
为啥?
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郑东新区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着力打造创新服务高地,施行新举措,走好先手棋,发展至今硕果累累。未来,郑东新区依靠什么保持创新势头、支撑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同年,郑州被确定为10个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城市之一。郑东新区承载河南争创国家创新高地的深切期望,向科技创新驱动的“以产促城”转变,昂起了全省创新驱动的龙头。
一座城
为创新立法,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
郑东新区龙湖,碧波荡漾,岸芷汀兰。龙湖北岸,曾被看作郑州市高端房产地块。而今,这里已变成中原科技城的组成部分,汇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在郑州落地,无论使用土地,还是引进人才,都得到全方位保障!”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副院长张宏说。
走进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建设现场,塔吊矗立,机器轰鸣,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入驻郑州一年多,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引进20多名国家级人才,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省科学院成功获批河南省首个工信部“多模态重大慢病防控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南巨大的市场潜力、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学校优势学科高度契合。”张宏举例说,河南超硬材料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对应,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研制了金刚石晶体生长成套装备,开发了金刚石同位素电池、金刚石特种芯片;与龙头企业在装备、材料与器件等方面深度合作,达成意向采购协议超亿元。
破局创新,河南高标准谋划,高起点推动,把郑东新区当作全省创新策源地,建设一座全新的中原科技城。作为省里的重点工程,中原科技城经历了三次“成长”,规划面积从16.4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最终覆盖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在这里,河南省科学院专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原科技城提供发展空间、公共服务;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搭建“桥梁”,连接研与产。
“河南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打造河南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的主平台和主阵地。”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说。
创新之路,法治护航。2022年7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在国内首次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量身立法;2022年11月表决通过《河南省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为一座科技城的规划立法。《条例》明确,中原科技城将科研产业用地列入强制性内容,禁止擅自改变科研产业用地性质;明确省科学院设立理事会,实行院长负责制……
筑巢引凤,成效立显。如今,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等三大国家级技术服务平台,中科大数据研究院等10家国家级科研平台,嵩山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纷纷入驻。今年,计划引进10所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目前,已对接一批国内外一流高校。
走进郑东新区东部的白沙片区,火热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这里是各类科研机构的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地。未来,中原科技城将打造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未来科技研究+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功能区、赋能河南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