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http://www.CRNTT.com   2023-06-12 08:33:26


   
  高端机床迎来发展新机遇
  
  我国数控机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穆东辉(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大局的基础性产业。数控机床是融通制造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枢纽,在凝练机械、液压、电气等传统技术基础上,集成了现代工业控制、传感、通信等新技术原理,成为承载制造工艺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采用减材、等材、增材等多种材料成形方式,为制造业各领域提供加工装备和技术解决方案。
  
  机床产品伴随近代工业发展而来,1949年以前我国工业水平落后,机床制造主要集中在上海、沈阳、昆明等城市,全国年产量1500多台,产品品种少,产业基础孱弱。随着工业体系逐步构建,机床行业开始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先后经历初创引进、自主发展、改革开放等阶段,在产业战略布局、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在初创引进、自主发展时期,机床行业克服重重困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紧紧围绕工业建设需求,完成了大量产品开发,补齐品种缺口,并推动产品精密化、大型化、成套化发展,持续开展工艺改进、质量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机床工具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机床行业迎来市场化转型,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进行产业资源重构,产业布局与产品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着增强,逐步加大“走出去”步伐。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大,机床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数控机床技术快速普及、产量迅猛增长,数控化率持续提高。2009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和产量世界第一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2011年机床行业的生产和消费达到峰值,随后进入波动下行区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机床行业发挥产业体系完整的优势,生产和消费有了较大恢复。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测算,2022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1843.6亿元人民币,生产额1823.0亿元人民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共生产金属加工机床75.5万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57.2万台,金属成形机床18.3万台。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333.6亿美元,同比增长0.9%,其中出口持续增长,达到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9.0%。机床工具进出口保持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顺差态势,2022年顺差为85.5亿美元,同比增长58.1%。
  
  历经7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床行业产业链日益完善,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随着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市场对中高端数控机床产生了巨大需求,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中高端领域。未来,随着用户高端需求逐步释放和多个领域新制造技术需求的发展,高端机床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国内众多企业展出了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轴立卧转换式加工中心、高精度复合磨削中心等高端主机以及数控系统、编码器等核心功能部件产品,这些高端产品大多数由多家企业分别研制,不仅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很多已形成市场应用。
  
  在机床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行业整体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链短板仍需补齐,高端创新产品应用生态建设滞后;创新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基础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企业仍需持续补强。
  
  我国机床行业自身经济体量不大,但产品、技术、企业等情况复杂多样。机床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点,需要面向特定的细分市场、加工对象和用户“量体裁衣”提供服务;机床行业知识复杂度高、隐性知识多且重要,创新活动具有长周期和强积累性特点;机床行业企业的产品领域、技术、人才、规模、经营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发展需求和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推动机床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企业要明确战略方向,努力提升产品研制能力、工程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二是从政策层面加强支持和引导,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推动供需紧密合作,为机床行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支撑;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技术、标准合作。
  
  各国抢占国际制造业制高点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智能制造布局有何特点和可借鉴的经验?
  
  臧冀原(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面临技术工人短缺、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同时制造业出现了制造地点分散、生产方式变更、制造技术日益复杂化等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带来历史性机遇。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抢占国际制造业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2014年以来,美国通过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并以法案形式确立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布局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工程化能力,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奠定基础,对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设立起到重要引导作用。美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采取大规模公私合作支持智能制造相关活动。《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将570亿美元作为紧急拨款,重点发展芯片和5G网络等领域,《无尽前沿法案》要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5年内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10个关键技术领域投资1000亿美元。ICT制造业、医疗器械制药业、军工、航空航天、机械以及汽车是美国最核心的优势制造业,也是其智能制造发展重点。
  
  德国2011年提出工业4.0概念,2013年推出工业4.0战略,强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升级。《德国工业战略2030》支持推动智能制造在工业的应用,并强调政府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2022年提出新的“数字化战略”,关注人工智能以及开发6G技术潜能。基于工业4.0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特别是装备的发展,目前德国拥有多家领先企业,在很多高端领域和环节形成龙头优势。例如,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平台”系统为数字制造提供了载体,宝马集团的数字孪生工厂使得汽车制造再进一步,上汽大众用机器人制造汽车,实现了极高的人力替代效率等。
  
  日本1989年推出《智能制造系统IMS》战略方针,以达到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2015年开始发力智能制造,发布《新机器人战略》促进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打造机器人技术高地。日本的工业价值链参考架构是其智能制造的顶层架构。2022年版《制造业白皮书》大力推行互联工业理念,构建人、系统和设备互联互通的新型数字社会。日本在工作母机、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明确未来将重点投资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快吸引高端制造业向本国回流的趋势更加明显,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将在大国制造业竞争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的实践表明,政府在布局重点领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制优势明显,顶层设计坚实有力,应进一步完善推进智能制造的工作体系,优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引领、支持和协调作用。
  
  同时,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系统集成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高端机床、传感器等领域优势明显,我国要加快传感、控制、检测等关键核心部件创新,突破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与工业软件,推进关键技术研发、试验验证和产业化。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融合新技术的高质量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物流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智能制造发展关键支撑。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