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老人家,你还好吧?家里有啥异常情况没得?”
“没得啥子。因为屋里头有人,我就一直把门开着。”
前不久,重庆南岸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线上巡检时发现,一户老人家的门磁感应出现异常,遂第一时间与老人取得联系。
这个生活片段,充分体现了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我国老年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但许多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中面临意外跌倒、突发疾病等安全风险。一些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可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方面派上大用场。比如,戴上智能手表、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在厨房装上烟雾报警器、煤气泄漏报警器和防溢水报警器,如有意外可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安装智能门磁,如果房门超过一定时间未关闭,子女能及时收到提醒……智慧养老产品具有实时、快捷、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弥补养老服务缺口,让老年人更舒心、子女更放心。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业态不断创新,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打开了许多新的空间,但仍存在产品供给不足、数字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从各地实际来看,智慧养老服务在养老院等场景有不少有益探索,但在居家场景仍相对少见。因此,还要研发更多价廉质优、适合居家场景的可穿戴、便携式设备,进一步提升智慧养老产品普及度。同时,要聚焦老年人“触网”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居智能化、适老化改造,让更多老年人尽早享受到智慧养老服务。
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扩大智慧养老服务覆盖范围。依托社区,可以让更多智慧养老应用落地。比如,如果老年人想休闲,可以通过相关服务系统告知他们当天的电视节目、社区开展的活动等内容;老年人在社区食堂就餐,可提供就餐刷卡、刷脸支付等服务,自动完成就餐结算及补贴减免。在发展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同时,通过社区提供可以集中实现的公共服务,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智慧养老行业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必须同步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和场景覆盖率,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智能技术只是辅助人工而非完全替代。将数字应用和人工服务、线上监测和线下响应有机结合,让智慧养老兼具数字精度与人文温度,才能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智慧养老,是构筑美好数字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迭代升级相关应用场景,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定能为老年人生活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技术进步的红利真正变成老年人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