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前沿技术
走进本届博览会“前沿技术与数字经济”展区,中国电科雷达前沿技术赋能生活的实践广受瞩目,其展品覆盖通信感知一体化、5G/6G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前沿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创新魅力。
给一位小臂以下截肢的患者外接一只机械手,患者就可以依靠意念控制手部动作,如同健全人一样拿起杯子、做出手势。这样科幻的画面,已经成为现实。记者将一个手环样子的传感器戴在手臂上,经过几分钟的训练,设备就完成了对握拳和张开手掌时信号特征的记录,跟随记者做出相应动作。
中国电科首席专家尹奎英介绍,这款名为“灵犀手”的产品,是可以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它基于雷达技术,将人的动作抽象成信号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脑指令破译、动作信号提纯传输以及机械手准确实现3个部分,融合了意念控制、人工智能、生物交叉等前沿技术。”
“现在‘灵犀手’还增加了神经反馈,手指尖的传感器可以将抓握物体时的压力和位置信号反馈给使用者,以获取更真实的‘手感’。”尹奎英告诉记者,“灵犀手”仅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就能使患者重新按照自己的意图完成抓握动作,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可应用于对人体有害的危险场所作业、车辆的无人驾驶以及无人机遥控等。
当野外登山徒步体力不支需要救援时,当生活中需要举起上百斤的重物却无能为力时,该如何是好?
在此次雷达展上,中国电科推出的“白虹”髋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就成功解决了以上这些难题,再次将赋予人类超力量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热度点燃,黑色酷炫的外观和便捷的穿戴方式,更是让它博足了眼球,吸引不少青年人现场试穿感受。
中国电科21所高级工程师、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王春雷介绍,髋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并据此分析得到人体的运动意图,对穿戴者进行行走中的腿部助力和搬运物资时的腰部助力,达到增强人体机能、减轻疲劳的作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人们要做出抬腿动作,它能马上提供动力辅助抬起,刚要弯腰起身,它就敏锐识别动作意图,背部背杆会有向上的拉拽力帮人抬起腰身……这些助力极大地缓解了使用者腰部、腿部的压力,达到保护腰部肌肉、促进关节健康的作用。
“目前,这款产品已经经历了四轮升级迭代,广泛应用于登山、搬运、养老、救援等领域。”王春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