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学沙龙: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快速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23-04-09 00:20:33


 
  1988年的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刘德强指出,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贸易逆差,外汇严重不足,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使中国的资本和劳动都无法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的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场的。在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模式下,中国对外汇制度进行了改革。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全面实现。

  接下来,刘德强具体分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独特要素,如计划生育政策、土地公有制、户籍制度、港澳台和华侨的存在以及巨大的人口规模等等,这些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他认为,这些因素既不可复制,也难以推广,无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内容。

  演讲的最后,刘德强指出,未来中国经济能否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路径,主要看能否建立起一整套制度严格保护私有产权、 限制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正是中国经济实现产业升级,走向发达经济体的必经之路。

  之后,张军对刘德强的演讲表达肯定与赞赏,并对其演讲进行评议。在刘德强教授演讲内容的基础上,张军进一步分析了出口导向战略具有的两个成功条件,其一是可行性条件,即该战略对国内基础制度质量的需求最小;其二是可执行性条件,即政治上的阻力最小。

  张军对“在中国和东亚被证明是成功的战略尚难以在其它地区复制”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地理和文化圈的角度分析了儒家文化以及国家能力和国家制度两大原因。

  最后,张军提出,中国、日本,包括东亚其它成功经济体在成功追赶之后,也都面临着相似的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经济快速的减速现象、难以避免的高成长后遗症等,这些问题也同样值得后续深入研究。

  刘德强对张军的评议进行了回复和补充。最后,两位嘉宾回答了慕浩然以及观众的提问。

  据悉,大学沙龙是2015年由几名来自中国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沙龙。沙龙秉持兼容并包、独立开放的精神追求真知,立足哈佛,思考中国与世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