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城镇化“下半场”重在提质
http://www.CRNTT.com   2023-04-03 08:58:43


  中评社北京4月3日电/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受到多方关注。这意味着“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提前实现。专家认为,城镇化进入“下半场”,问题挑战和机遇动力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十年前,有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部署,按下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的快进键,10年间1.4亿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可谓进展惊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率30%-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已完成城镇化的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的10多年仍保持了较快发展。由此观之,我国目前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率还会上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仍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进入“下半场”,提质很重要。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个城镇化率之间还存在大约18个百分点的差距,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完全融入城市。城镇化提质的关键就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积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让他们“愿落户、能落户、敢落户”。

  城镇化进入“下半场”,要抓住县城这一着力点。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东部城镇化率高,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小,城乡融合发展任重道远。因此,下半场要让更多资源和政策向县城这个“城镇化的最小单元”倾斜,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缩小差距,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谭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