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长眠在羊角花盛开的山岗上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8:34:25


 
  铁面无私的“纪检尖兵”

  一张桌子、两个文件柜、窗台上摆放着小盆绿植,走进杨红丽生前的办公室,整洁略显空旷。文件柜里放着一沓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着她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和学习心得。打开一本,其中一页写着“基层纪检工作实践与思考”:“纪检干部要深知权力来自人民,要摒弃傲气、官气、暮气,涵养正气、朝气、才气”。

  杨红丽生于理县通化乡农村,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干部。1995年她从阿坝州财贸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通化乡财政所,后调入蒲溪乡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杨红丽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临危受命担任理县蒲溪乡纪委书记。她在干中学,学中干,成为行家里手,还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很快大家都知道,这个清瘦干练的女子脾气好但骨头硬,查办案件敢于较真碰硬,面对群众中的“蝇贪蚁腐”,决不姑息迁就。

  2013年,杨红丽到上孟乡日波村调查村支书祁某某涉嫌私自保管土地复垦补助资金案。和她同去的郭燕说,当时村干部态度嚣张,不愿交出账目资料,甚至恐吓道:“我在理县不怕哪个,小心收拾你。”

  杨红丽决不退让:“我就在纪工委上班,你随时都能来找我,但违法乱纪的事一定要查!”最终查明,祁某某私自保管土地复垦补助资金4万元,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理县是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区,人口不足5万人。县城不大、人情却密,遇到托关系、说“私情”,杨红丽都挡了回去。这些年她查办案件,得罪了一些人,有的朋友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亲友劝她,都是熟人社会,何必那么“较真”。杨红丽说:“干纪检哪能怕得罪人,只要没有整人害人之心,现在得罪人,是不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5年底,转任理县财政局纪检组长后,杨红丽注重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一上任,就在“人”“财”两个关键点上着力,在她坚持下,理县财政局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建立内控制度、对职工食堂账目进行公示。

  理县财政局局长陈益珂说,以前局里存在重业务、轻党风廉政建设、人事任命首重业务能力等问题。杨红丽担任纪检组长后,建立起了成体系的预防腐败制度机制,一些业务能力强但廉洁从政意识薄弱的内设部门负责人被调整。

  2021年,杨红丽被调到巡察岗位,干的依然是“得罪人”的活儿。和杨红丽一起巡察,也算是“苦差”。下乡入户走访,她常随机到农户家中瞭解情况;到了饭点,拿出自带的方便面、自热米饭,喝点水对付一顿。

  巡察工作不仅要发挥“探照灯”“显微镜”作用,更重要的是运用巡察成果,以巡察整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杨红丽在桃坪镇古城村巡察时,有群众举报:村集体果园外包后,租户多年未付租金。村干部推诿说是村两委换届前签的外包合同,不清楚情况。性格温和的杨红丽当场“发了火”:“不管旧账新账,都是‘民心账’,群众意见这么大,必须彻底查清解决。”

  杨红丽对整改事项紧盯不放,根据她的建议,租约期满后,古城村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土地租赁价格,租金改为一年一付,由桃坪镇司法所制定规范的合同与租户签约。桃坪镇挂职副书记任继东说,合同不规范、管理薄弱、监管不到位,是桃坪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古城村的做法,为其他村解决承租集体土地管理混乱问题提供了样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