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左右,对这一重要经济增长指标怎么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魏革军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基础逐步向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实现预期目标”。
他的判断主要基于4个因素。第一,我国始终注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经济恢复势头良好。从今年前2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很多经济指标、景气指数出现明显积极信号,金融支撑强劲有力,这些积极变化预示着经济增长形势逐步好转。
第二,各地抓高质量发展的劲头十足。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春伊始,各地普遍开展了高质量项目推进与营商环境提升工作,确定了比较高的预期发展目标,将推动经济形势整体好转。魏革军委员表示:“我初步统计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20多个省份确定GDP预期增长目标在6%及以上,足见各地的信心很强。”
第三,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良好条件。在应对疫情冲击和外部各种不确定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定力,采用降准与一系列结构性政策精准滴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温和调整,既助力了经济大盘和经营主体的稳定,又保持了资产负债表的健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充足能力应对各种可能的变化。今年已经明确,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要更加精准有力,这将创造更加适宜的宏观政策环境。
第四,实现经济增长具有良好政治经济基础。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必将进一步激发各种要素活力。我国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大,经济和市场有充分韧性。我国已成为超大经济体,消费潜力和内需空间大。当前,人民币对内对外保持基本稳定。这些都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条件。今年两会进一步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和信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确定性。
“与许多企业界、金融界的代表委员讨论时,大家预期趋于乐观、信心增强。”魏革军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把各种情况和因素考虑得很清楚,相信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好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