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郑州市纪委监委把智慧监督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之中,建设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该平台建有村居概况、权责清单、“三资”公开、“三务”公开、惠民资金、民生项目、预约办事等模块,目前已在16个县(市、区)试运行,公示资金1100余亿元,公开信息750余万条,群众访问150余万次,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以公开促公平保廉洁。
联合研判共同促进治理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能仅指出事、一督了之。做好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的“后半篇文章”,推动问题整改、促进治理能力提升是关键。郑州市纪委监委建立“室组”“组组”“室组+职能部门”联合研判工作机制,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会诊”,通过派员参加整改专题会议、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被监督单位扎实整改问题,提升治理水平。
在开展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郑州市纪委监委综合考量因涉案时间久远引发的原始数据难查找、相关企业难配合、证据闭环难固定等多重因素,充分发挥“联”的优势,采取“室组”联动监督模式,排查问题线索143件。同时,采取问题线索起底、专题调研、分层次座谈等方式,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协助案发单位查找廉政风险点、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督促市供销合作社党组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对发案数量较多、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集中的郑州市供销物资总公司、城区供销联合社等单位,郑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室组”联合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对涉事单位和班子成员精准“画像”,由表及里地分析案发单位存在的政治生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有效推动涉事单位举一反三、以案促改,推动监督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开展“室组”日常监督、“组组”横向协作和“室组+职能部门”专项监督探索中,郑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多室一组、一室多组、多室多组等联动监督方式,推动各责任主体加强协作配合,促进治理体系协调运行,先后推动粮食购销领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社保基金管理等20多项专项治理高质量开展。如,在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时,把专项整治与推进全市粮食储备运营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推动职能部门探索“一市一企、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管理模式,整改问题370余个,新建完善制度160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