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http://www.CRNTT.com   2023-02-27 13:25:52


 

  此前于2月9日,蜂巢能源全资子公司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与天奇股份在江西省上饶市签署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合资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目标年产碳酸锂5000吨、磷酸铁20000吨。天奇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初步形成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业链布局。而早在1月初,另一家行业龙头国轩高科年产50GWh电池回收项目宣布开工,项目建成后达到年处理50GWh退役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回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仍是蓝海市场。随着动力电池装机大规模放量,锂资源短缺、原材料价格高企,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价值得以凸显。有动力电池回收商透露,部分电池的折扣系数(废料价与新货价的比)在2021年最低是60%左右,2022年普遍升到100%以上,甚至有些废料价格飙升超过200%。

  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一度“居高不下”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军锂电回收“蓝海”,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签订长协订单等方式加码、提升产业整合度。除开宁德时代、天奇股份、国轩高科等,格林美、赣锋锂业、欣旺达、中伟股份、旺能环境、光华科技等多家公司也均有业务进展。

  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已经入场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比亚迪早在2018年就与铁塔公司合作,将回收的比亚迪电池用做基站储能备用。爱驰汽车2022年与天奇股份及其参股公司上海万高签署协议,三方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部分外资车企如大众、丰田、通用等,也纷纷通过自建或合作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头部集中趋势显现 技术与渠道成核心竞争力

  尽管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热火朝天”,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一市场目前整体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短期来看,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必然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且行业尚未有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行业目前仍存在政策法规强制性不足、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小作坊”与“正规军”存在货源之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