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小到几十元的违规领取村社劳务补贴问题,大到上百万元的侵占受贿问题,即便隐藏再深,纪检监察机关依然能依靠大数据比对碰撞让其难以遁形。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收到一条来自“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发出的红色预警信息。信息显示:“某镇一辆公车4天内先后2次累计加油73.77升,行驶里程数却仅有32公里,涉嫌私车公养。”
收到信息后,当地纪委监委随即开展核查,发现该镇2名驾驶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违规使用单位公车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最终,2人均受到相应处理。
眼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正在成为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日常工作的“标配”。2021年以来,浙江省加快建设全面有效覆盖的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运用数据碰撞分析,自动发现异常信息并实时预警,实现对公权力运行的全天候监督。去年以来,共发现红色预警信息8.4万余条,查实率67.6%,处理4万余人次,采取留置措施34人,挽回经济损失1.68亿元。
基层公权力涉及面广、权力事项杂、基层自主权大、廉政风险隐患多。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建设思路,浙江省纪委监委坚持基层先行,从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入手,围绕村级工程、资产资源等村级权力运行6大高频事项,建设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多跨场景,村社覆盖率达到99.96%。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原党总支书记、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方友湘贪污侵占村(社区)“三资”问题就是在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暴露的。
应用通过“工程名称相似度为70%以上,工程性质是否为应急工程,合同变更比例超过10%”监督模型预警发现,大慈岩村有4个工程的名称高度相似,性质为应急工程但都超过了3个月的最长工期,其中一个工程合同金额变更高达60%。经核查,方友湘存在违规拆分工程规避招投标、虚报工程款等违法犯罪问题,职务侵占、受贿等金额高达474.8万元,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