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京2025年全市污水处理率将达98%
http://www.CRNTT.com   2023-02-19 16:16:37


 
  “我们将因地制宜,利用拟废弃的人防工程的地下空间和河道两岸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式蓄水池,调节峰值流量,将调蓄的污水抽排到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者就地进行净化处理。”廖日红说。

  据悉,按照方案,本市将在中心城区建设清河、坝河、凉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溢流污染控制工程体系,总溢流污水调蓄净化能力可达到50万立方米。“原来是场次降雨小于15毫米时能实现污水不入河,而第四个三年行动方案完成后,将实现中心城区溢流口、跨越口在场次降雨小于33毫米时污水不入河的目标。”廖日红说。

  此外,城市副中心及其他城镇地区同步编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规划,加快重点流域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

  100个村庄将纳入公共供水系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供水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市、区、乡镇、村四级水源保护体系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供水设施体系基本建成,总供水能力提高到1000万立方米/日以上,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8%。就此,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宇指出,与城市区比较,农村现代化供水设施体系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供水差异化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北京农村供水发展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首都供水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也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短板”。为此,在方案中提出了强化水源地划定与保护、推进平原村庄供水集约化、实施山区村庄供水标准化、鼓励推行农村供水运维专业化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补齐农村地区供水短板,推动城乡供水融合发展。

  李宇介绍,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有3887个行政村,其中有2704个行政村由3301个村庄供水站供水,其余1183个行政村已纳入城乡公共供水覆盖范围。但自本市2008年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部分供水设施运行年限已接近15年,个别农村地区出现了供水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等现象。“为此,我们在方案中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考虑供水安全。”李宇说,本市计划三年时间将临近公共供水管网周边100个左右村庄纳入覆盖范围;推进300个山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等。据悉,今年,3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已列入2023年市政府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市水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杨进怀指出,两个“三年行动方案”总投资280亿元,预计可以新增就业5万人。同时,还可以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其中,拟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再生水厂(站)建设,吸引社会资本100亿元以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