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09:56:21


 
  野鸭湖湿地成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目前湿地区域记录到的鸟类已有361种。“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恢复’‘整体协调、联动周边’‘因地制宜、可持续性’三大原则,在联通周边水系、恢复植被多样性、完善食物链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构建湿地保护体系。”王晓旭说。

  “九曲十八湾湿地被正式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将极大推动湿地生态效益快速增长。”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九曲十八湾湿地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目前中国寒温带针叶林区纬度最高、保持原生状态的典型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

  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坚持把保护湿地作为对维护地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项庄严承诺,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成果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质呈向好趋势,水源补给状况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391种;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黑龙江、湖北、山东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感谢中国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与主席国所发挥的领导作用,赞赏中国不断完善法律与政策框架,强化国内湿地保护管理,期待中国作为《湿地公约》主席国在未来三年引领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这一主题再次强调了全球修复湿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采取措施修复退化湿地。”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说。

  湿地保护修复,开启新的征程。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鲍达明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湿地保护法,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防控,提升湿地管理能力,同时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