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学习非遗文化 提升国民身份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23-01-29 17:33:32


  中评社香港1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香港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社区密不可分,透过学习非遗,可以增加学生对身处的社区及香港的独特文化的认识,从而与社会产生联系,加强认同感和归属感。香港对于非遗相关研究的重视日益增加,特区政府也提供了更多资助予相关的教育工作。但有学者指出,目前非遗相关的传承与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需要加强其延续性和系统性。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遗产教育与艺术管理课程的叶德平博士以西贡坑口客家麒麟舞举例,透过观赏、体验或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麒麟舞的表演形式,但是麒麟舞不仅是庆贺节日、丰年的活动,更寄寓了从古至今老百姓对盛世祥和的向往,甚至不同的麒麟舞套路都代表了不同的愿望和祝福,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然而,仅透过一次简单的活动,不能使学生深刻瞭解到其背后的文化意涵、特有的情感和价值观,不利于非遗及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软性植入”更有成效

  他续指,许多非遗项目与同学的生活、学科学习息息相关,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纳入教学,对学生及非遗的传承都有所得着。学习非遗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亦有助增加其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文化的瞭解,并从精神上产生更紧密的联系,“祗有真正认识、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才可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加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使其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加国民身份认同。学生对非遗感兴趣,同时可以帮助非遗更好的传承。

  叶德平强调,不能将非遗文化生搬硬套,不能仅将其作为“一次性”的活动,应注重“软性植入”,潜移默化的将其融入国民教育。(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