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12:14:41


 

  基于中国经验不断突破创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张晓晶谈道,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要的关键词是“自主”。摆脱“西方中心论”是实现“自主”的基本前提;中国经验的独特价值是“自主”的底气所在。如果说以前对于中国经验的总结还缺乏自信并唯恐其与他人不一致,那么今天,这种“不一致”或“特色”恰恰是中国经验的价值。从科学发展的范式来讲,祗有那些新鲜的独特的经验,为原有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才可能是理论进步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此外,开放体系是“自主”的命脉所系。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基于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历史传统,同时吸纳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所有重要积极成果,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需要在研究路径和方法上创新与突破。在方颖看来,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次,重视高质量实证研究的积累,高质量实证研究的积累是理论创新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最后,重视高水平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通过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杨瑞龙认为,既要从中华文明宝库中汲取精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还要倡导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走向世界。

  谈及未来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沈开艶建议,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开设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经济活动一线,扎根中国实践,才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国家可制定长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规划方案,让这些专业人才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必须与具体的国情、本土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掌握主体性意识,才能有效回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学者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贡献出基于中国实践的独特智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