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快递春节“不打烊”需要全链条贯通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09:59:48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网评:快递春节“不打烊”需要全链条贯通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唐山客

  和往年春节一样,今年春节前,一份所谓“快递停运时间表”清单在网上流传。这让不少快递公司再次重申今年春节“不打烊”。据报导,为保证春节期间快递的畅通,不少快递公司近期仍在密集招聘,更是有企业下重金留人。一些网站和劳务派遣公司打出的薪酬水平已经比肩电商大促期间。(1月9日《北京青年报》)

  春节前后,快递还能正常运转吗?会不会变得很慢?估计不少消费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而网上流传的所谓“快递停运时间表”又会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担心。不少快递公司近期采取各项激励措施“招兵买马”,保持快递力量的稳定输出,并承诺春节“不打烊”,既回应了消费者疑虑,稳定其消费预期,也能给消费者节前节后的购物提供方便。

  春节不仅是文化节点,也是消费的重要节点。春节期间,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消费需求多,消费选择广。对于春节期间的快递服务,市场和消费者都有强烈的需求。快递服务是网购的“车轮”,是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是网购由线上到线下的“转换器”。近年来,春节期间的全国快递业务量连年大幅增长,已经充分印证春节期间快递服务“被需要”的程度。

  快递春节“不打烊”,给市场和消费者都吃下了定心丸,也给春节消费热潮添了一把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显然,快递春节“不打烊”有助于改善消费条件,创优消费场景,对恢复和扩大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快递服务是一个链条产业,包含商家仓库出货、卖方所在地快递服务、物流运输、买方所在地快递服务等多个环节。如果一个环节出现断链、梗阻等问题,运转不畅,整个快递链条的输出都会变卡变慢。

  实际上,近年来,尽管快递公司普遍在“派件端”实现了春节“不打烊”,但由于春节期间卖家的仓库停止出货服务或卖方所在地的快递放假、中间物流运输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一些网购商品流转出现明显延迟,甚至出现节前下单、节后收件的现象。也因此,有的快递公司春节“不打烊”的承诺效果打了折扣,被消费者质疑放空炮。

  快递春节“不打烊”有其必要性、合理性,要保证这一服务动作的落地效果,就必须实现全链条同步、全链条贯通。快递公司以及地方政府既要采取暖心激励措施,在“派件端”稳人留人,也要确保“收件端”的人员值守和服务输出。卖家应如实向消费者提供春节出货信息,告知消费者能否正常出货、及时出货,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卖家承诺春节期间正常出货,电商平台就有义务监督卖家履行正常出货义务。

  针对非快递自营物流运输环节,则宜用运输合同约束承运企业或个人按时履行义务。消费者也应在春节网购时与卖家积极沟通,对春节出货、快递服务等进行确认,并保存必要的沟通证据,如果收件出现明显延迟,则积极维权,要求相关主体承担违约责任。

  快递春节“不打烊”,不能靠过度牺牲“快递小哥”们的休息休假权益来实现。不少快递小哥几乎全年无休,工作强度很大,且受疫情影响,相当一部分快递小哥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一些快递小哥回家过年、团圆、休息的意愿非常强烈,这些需求应当被看到、被关照。

  无论是快递公司,还是地方政府,在推进快递春节“不打烊”时,都应该兼顾快递小哥们的休息休假权益和回家过年的需求,确保快递小哥自愿“留下”,并采取轮岗、补休等措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