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郭树清: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1-08 09:12:50


  中评社北京1月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今年将从哪些方面精准发力?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今年会有哪些重要举措?记者采访了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较高,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

  郭树清: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到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来。

  综合来看,我国生产要素条件较好,最大优势是劳动力素质优良、资金流量充裕,科技和管理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因此,经济潜在增长率较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和经济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较快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此金融服务大有可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