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发挥“出题者”作用,当好项目的决策者和组织者。面向“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多方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学科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对接,探索建立“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研成果转化链条,积极构建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链。还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构筑起拔尖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转化的高地。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赛马”“军令状”等制度,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把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成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沃土。
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企业科技人才政策、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关联、科研考评指标等问题,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重点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制定合理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有关政策要聚焦落实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聚焦解决重点产业链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人才评价标准要关注成果是否能够落地应用、目标任务是否有效实施等。
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引才方面,可通过设立战略人才专项基金,建立跨界融合创新平台,实施“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等模式,着力完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用才方面,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还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光辉(贵州新发展理念与多党合作高端智库研究员、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