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我国平均每9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龙江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当地全面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1.8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165.67万亩,实施种养循环项目10万亩,稳步提升项目区耕地质量;注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筑牢农业丰产丰收基础。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13.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08.1万亩,预计全县粮食总产量将超50亿斤,比上年增产3.1亿斤以上,农户实现广种粮、多卖粮与增收致富“同步共频”。
汉江之畔的湖北荆门,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市强化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57亿斤以上,粮食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曾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全县群众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间,有人一生未走出过大山。随着党中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长期困扰东乡群众的难题逐渐解决。
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告诉记者,东乡将把抢抓发展机遇、挖掘自身优势、提升发展质量作为增强地区内生动力的关键,大干快上抓项目、厚植优势强县域、延伸链条育产业、普惠发展惠民生,最大限度把有利机遇转化运用好,把群众发展热情保护调动好,努力推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同向发力、融合促进。
走进云南省大关县石灰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灰线条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通往各家各户,不远处的山坡成为村民的“花果山”“聚宝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支撑、人人有收入的目标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