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分析了美国智库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角色,并指出此案例为智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醒目的教训:应鼓励智库提高资金透明度、公开背后资助组成,或是智库本身主动识别并避免资助来源与涉及公共政策领域员工间潜在的利益冲突,为大众监督智库幕后利益关系的正当合规性提供规范性的渠道。一方面,智库应当恪守客观学术产出的准线,谨慎从事付费研究,不得在学术机构的幌子下开展公共关系或是游说项目。另一方面,智库的公众信誉是建立在始终保持独立批判的声音、直言不讳地协助政策决策者拾遗补阙之上,而不是盲从于政策主流风向的“随大流”。基于上述原则,智库应当持有大局观念,以服务总体国家利益为指导纲领戮力提供通权达变、造车合辙的学术输出。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围绕“百年变局下美国智库怎么了”与“中国智库应该怎么办”两个问题展开研讨。李鼎鑫认为,近些年,特别是特朗普、拜登相继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毫无底线地遏制和打压,这一系列逆潮流化的做法体现了美国战略思维右倾化的趋势和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在他看来,美国智库是美国政策特别是对外政策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政策的右倾化归根结底是整体上美国智库近年来形成的右倾化趋势的体现。但美国智库的右倾化还没有形成固化的格局,在当下中美两国的智库交往几乎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建设行动型的智库,即全面扩大在各领域同美国智库的交流,努力贯彻“走出去”的战略;同时,中国智库还需要提升自身研究的实力,通过对不同领域长时段的跟踪和研判来得出更有力的研究成果,才能够“平视美国智库”,实现双方的有效交流,凝聚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