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重庆万州:“古树别院”彰显文艺范儿
http://www.CRNTT.com   2022-11-21 16:14:17


  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初冬时节,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仍然满目苍翠。沿着山地浅丘间的道路前往楠桥村,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果园。触手可及的枝丫间,圆圆的玫瑰香橙染上了成熟的金黄色,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楠桥村的“古树别院”,就在果园的环抱中。这是楠桥村的一个农家院坝,有一棵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围的黄葛树。甘宁镇这些年搞农文旅融合,楠桥村的每个农家院坝都像“古树别院”一样,有了一个文艺范儿的名字。

  秋日的暖阳下,“古树别院”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农舍,远看像一幅幅雕工古拙的版画。紧靠着古树的农舍旁,几位游客正在观景台上品尝咖啡。“这里的咖啡都是现磨的,品质比城里一些咖啡店还好。”一位游客热情地推荐。循着他指点的方向,走几步便到了土墙木窗的古树别院咖啡馆。“这个土坯房原来是个猪圈,没想到改成咖啡馆后生意这么好!”50来岁的漆建莲是咖啡馆唯一的服务员。除了为游客提供现磨咖啡、果汁和茶,这里还售卖村里的土特产品,咖啡馆平均每月营业额有七八千元,漆建莲每月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万州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农业和农文旅融合是全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据甘宁镇党委书记李毅介绍,甘宁通过“标准化建园、科学化管护、品牌化营销”发展蔬菜基地和特色水果,建成了几万亩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还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楠桥村种植的玫瑰香橙,近年来亩均产值都在1万元左右。村里立足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推动产景聚合、农文旅融合,将集中居住点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农家院落。

  走进由百岁老人旧房改造成的婚庆民俗体验馆,从古代的“三书六礼”到20世纪的“三大件”,丰富的展板和实物展陈,让人沉浸式地感受到婚俗文化的千年演变。

  出了婚庆民俗体验馆,就是农特产品展示馆和手工艺品展示馆。玫瑰香橙果汁、橙皮糖、蜂蜜,甘宁丝绸、手工刺绣、钩织棉鞋……地道的农特产品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甘宁镇过去有一家大型丝绸厂,楠桥村许多村民都曾经是丝绸厂的职工。如今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他们又有了重新展示精湛手艺的机会。

  “千年老树、百年院落,悠长的岁月见证了世间历久弥坚的情感,也帮助我们将农文旅融合的蛋糕越做越大。”甘宁镇宣传委员宋莉说。

  楠桥村党支部书记骆大桥说,村里去年成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如今已有43家企业入驻,其中27家由当地村民创办。随着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2021年,这里的游客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村民户均增收近4万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