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成为高级军士也是可望可及的!”授课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大家在台下围着高级军士请教专业问题、探讨成长成才,在一问一答中,消除了内心困惑,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憧憬。
望着眼前的情景,郭魁力脑海里突然涌现一个大胆的想法:高级军士经验丰富又身在兵中,何不让他们担任导师,对年轻官兵的军旅人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引领?
说干就干,在营季度政工例会上,郭魁力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引起与会人员热议。恰逢此时,该旅精心筹备的高级军士工作室在各营正式挂牌成立,大家都认为郭魁力的想法可行,但还是要听听高级军士们的意见。
“我愿意当这个导师!”勤务保障营一级军士长虞运河是第一批拿到高级军士工作室“准入证”的高级军士。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遭遇了人才短缺问题。今年9月,虞运河看中的几个好苗子选择退伍,这让他痛心不已。“本就想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多培养几名骨干,这下好了,我可以名正言顺‘招兵买马’了。”听到这个消息,虞运河高兴地说。
经过旅党委批准,炮兵营率先开始试点,一场面向初中级军士的特殊招聘会随即举办。他们依托高级军士工作室,按照1名高级军士带2名中级军士、4名初级军士的规格重新配置人才资源,由高级军士牵头负责,营里参与考核把关,对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成功入选该营三级军士长李春江工作室的下士全哲,聪明机灵,很有发展潜力,最大的梦想是在比武中摘金夺银。但缺点也很明显,有点自视过高,经常谁也不服。“是不是千里马,先让他撒开腿跑跑。”面对这样的战士,李春江没有摆出老资格压制全哲的锐气,而是一边进行思想引导、技术帮带,一边努力为他争取展示的机会。后来,全哲以下士身份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创造了两项新纪录。这一成绩,让李春江也竖起了大拇指:“骨干人才培养的目标绝不止于让年轻军士成为我们的翻版,而是助推他们实现青出于蓝的超越。”
高级军士还有哪些潜力可挖?还能被赋予怎样的角色职能?循着基层的实践足迹,该旅及时总结各单位经验做法,决定正式推行高级军士导师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