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清洁能源加入今冬供暖菜单
http://www.CRNTT.com   2022-11-17 11:08:04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既要温暖如春,又要蓝天白云。”随着我国清洁取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以往冬季取暖中的两难问题逐步得以解决。日前,北京提前启动采暖季居民供暖,至此北京城镇地区已基本实现清洁能源供热。与此同时,多地也在探索不同类型的绿色供暖模式,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纷纷加入供暖菜单,绿色暖冬成为主基调。

  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以及农村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北方地区雾霾的形成与取暖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煤炭硫分和灰分含量较大,1吨散煤直接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等量电煤的10倍以上。长期以来,北方部分城市周边、农村等地区无法实现集中供暖,大量采用分散燃煤小锅炉等方式取暖,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巨大。

  推广清洁取暖、加快散煤替代,是破解难题的必然之选。2017年,我国启动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此后数年,我国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如今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已高达73.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下降。有资料显示,清洁取暖对所在地PM_2.5平均浓度改善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贡献率均达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获得感越来越强”成了这些年百姓的切实感受。

  清洁取暖,不仅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也让百姓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实现清洁取暖后,家里不用再堆放散煤和处理煤灰,以往烟熏火燎的场面也不见了,无论是家庭生活小环境,还是村镇街道大环境都得到根本改善。以往因燃煤取暖引发的煤气中毒、火灾等事故也显着减少。此外,清洁供暖还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力度。

  与之前主流的“煤改电”“煤改气”相比,如今清洁取暖的工具箱更加丰富,创新动能十足。去年冬天,山东海阳依托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此后,核能供暖又先后在浙江、辽宁示范落地。在太阳能、风力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更多城市将创建利用风电光伏供暖的示范项目。借助地热能集中供热,雄安新区已建成全国第一个“无烟城”。黑龙江佳木斯市凭借丰富的农业秸秆资源,推广生物质能替代散煤供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