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追求短期利益
本轮全球通胀的成因可追溯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当时推出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又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巨量“放水”。
同时,财政政策也开启“撒钱”模式,从次贷危机时期直接注资受困企业,到大幅退税等超常规财政刺激,再到疫情期间以财政手段提振消费。长期大规模货币增发不断积累,造成难以遏制的高通胀局面。
美国著名财经记者威廉·格雷德在其著作《美联储》一书中写道:“种种证据表明,美联储过于容易也过于频繁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多年来,美国财政货币决策当局越来越沉迷于追逐短期目标,迎合竞选政治的短期利益。美联储为配合白宫政治议程,一再低估通胀形势严峻性,错失控制通胀最佳时机。
2021年2月初,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撰文警告,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但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当时都淡化通胀风险。一直到去年下半年,美联储官员仍坚称通胀是“暂时性的”,风险“可控”。而后,当通胀真正失控时,美联储又迎合政府“削减通胀”的政治议程,采取猛刹车、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骤然收紧流动性,并与其他美国弊政相叠加,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加剧危机外溢,造成全球性伤害。
在美联储强收缩政策、美国产业回流政策、美国挑动乌克兰危机并借机提高本国能源出口价格等多重美国因素作用下,欧元区10月通胀率再创历史新高;日本9月通胀率创199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发展中国家通胀形势更加严峻,拉美地区或将经历上世纪80年代后最严重的通胀,非洲开发银行预计今年该地区平均通胀率将达13.5%。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激进加息抑制美国通胀水平,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当前,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沃尔克式”经济阵痛可能是必要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