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经我瞭解,这家公司资质不足,且在其他乡镇做的工程质量都较差,我不同意把这个项目给该公司实施。”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金鸡乡党委召开的一次书记专题会上,作为乡纪委书记的我对议题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该议题被否决。
“我不同意。”现在看起来是班子成员正常表达个人意见的一句简单话,但在十年前,那可真是“金口难开”。
2012年春节,还在读大学的我放假回家,听父亲的一位从政的朋友覃叔叔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某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关系不和,书记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公然在干部职工大会上拍桌发问:“天上有几个太阳?我镇有几个党委书记……”大言不惭地给自己贴上了“太阳”的标签,引来台下党员干部一片哗然。
覃叔叔还说,像上述乡镇党委书记这样强势甚至霸道的“一把手”,还真的不是极少数。这些书记、局长们追崇“一言九鼎”,沉溺于“一言堂”,对单位里的人、财、物等重大事项说一不二,谁有不同意见立马翻脸摔椅,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家长“架势。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的土壤。那年暑假,我再回家时,父亲告诉我:我念高中时的李校长,现在的县教育局李局长被查处了,听说是私自决定将学校的教学楼等50多个工程项目安排给某老板实施,并先后收受好处费200多万元。李局长曾经是我们尊敬的校长,全市著名的教育专家啊……听到这消息,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2013年夏季,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县直某部门办公室工作。这时,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决心态度严惩腐败,有关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审批的一个个制度文件相继出台,领导干部的权力也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在班子会上,作为记录员的我,发现局长、书记“一言堂”少了,其他班子成员主动发表意见、说话渐渐变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