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http://www.CRNTT.com   2022-10-24 08:36:45


 
  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中国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中国广泛、持续、有效调动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体参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的贫困户。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加快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

  产业扶贫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依托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产业赋能,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产业扶贫、扶智、扶志成效显着。

  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班车、通邮路、通动力电,通光纤和4G的比例达到98%,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3%。教育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从2013年的6.9年提高到2020年的7.8年。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2568万贫困群众危房得到改造,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不愁吃不愁穿质量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脱贫人口2021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体实现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加固改造有序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4%,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进一步巩固。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洪涝、地震、乾旱等灾情涉及的677个脱贫县、13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9万个脱贫村、421万受灾脱贫人口落实帮扶措施,未出现因灾返贫致贫现象。

  脱贫地区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同步有序推进。2021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同比增长11.6%,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的增速。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3%、74.2%,同比分别提高3.6%和0.7%。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其中50%以上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帮扶由到户到人向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转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层面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政策,整体支持西藏、新疆脱贫地区发展。中西部22个省区市均出台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结合实际调整优化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总体形成了“1+N”衔接政策体系。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逐步完善,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7亿元、互派干部人才2.3万人。保持30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脱贫县工作总体稳定,向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669亿元,其中包括18.6万名第一书记在内的56.3万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轮换,接力棒顺利交接。

  来源:中国网  作者:于乐荣(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亮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研究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