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和平友好旗帜。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与岸田首相通话时强调,中日是近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50年前的邦交正常化反映了两国人民打破意识形态分歧和阵营对立隔绝,实现和平友好、合作双赢的强烈愿望,开启了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新时代。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表示,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第一步放到二十一世纪,还要发展到二十二世纪、二十三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中日和平友好,既是5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留下的珍贵财富,也是当今时代条件下符合两国利益的必然选择。中日互为重要邻邦,应当摒弃对抗思维,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等重要共识,让两国关系建立在更具道义、善意、情谊的基础上。
坚持中日和平友好,要发扬求同存异精神。这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心所在。中日在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但这并未阻碍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并在此后的50年间让友好、合作之花开出了累累硕果。近一个时期,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面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怀疑和抵触心理上升,一些抹黑中国、对华示强的言论被人为放大,民众对华认知被扭曲,中日民意舆情存在一定对立。中日关系要发展,就要摒弃非赢即输的竞争思维,超脱意识形态的刻板偏见,努力摆脱“安全困境”,弥补“互信赤字”,塑造客观理性、积极友善的相互认知,使和平友好、互利合作始终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基调。
坚持中日和平友好,要做到重信守诺。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一个体现东方智慧、蕴含相互理解信任的综合性政治解决过程,因此,更需要双方恪守承诺、以诚相待,严格遵循并践行以往达成的重要共识。否则,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就会被严重侵蚀、动摇,相互信赖及和平友好也就无从谈起。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日双方要言必信、行必果,要认真汲取两国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当前,中日关系处于新一轮矛盾高发期,新老问题交织凸显。岸田首相上台以来,两国各层级保持着接触交往。今年两国学术界围绕50周年密切交流。应该说双方对话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我们期待双方围绕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开展相向而行的建设性对话。双方更要切实做到重信守诺,增强风险意识,妥善处理敏感因素,不能一边空喊对话口号,一边破坏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的根基。如果任由一些蓄意破坏中日关系的人绑架中日关系,将双方建设性管控分歧的努力片面解读为“让步”,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将无从谈起。希望两国政府和民间各界共同努力,真正让中日和平友好释放出新的时代光彩,照亮两国关系未来之路。
开拓务实合作新局。习近平主席在致岸田首相的贺电中指出,5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双方先后达成四个政治文件和一系列重要共识,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50年来,中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充分显示了“互惠互利”的重大现实意义。中日双边贸易额从约10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超过3700亿美元,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在华日企超过3万家,即使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其中70%以上都是盈利的。中日务实合作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难以估量,以所谓“经济安全”或意识形态理由为中日合作制造障碍,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有悖两国切身利益,更不利于地区和平发展。
|